第1章城市景觀設計的美學原理與組景方法1 1.1形式美法則1 1.1.1形式美法則的起源1 1.1.2形式美法則的形成2 1.1.3形式美法則的主要內容3 1.2構成藝術理論7 1.2.1構成的基本理論7 1.2.2平面構成8 1.2.3立體構成14 1.2.4色彩構成16 1.2.5構成藝術的景觀設計實例19 1.3審美心理學22 1.3.1格式塔心理學的內涵與特征22 1.3.2阿恩海姆視覺思維藝術理論24 1.3.3完形組織法則26 1.3.4基于視知覺特性的造景原則30 1.4城市景觀的常用組景方法35 1.4.1軸線法35 1.4.2并置法36 1.4.3對構法36 1.4.4立標法36 1.4.5抑揚法37 1.4.6其他組景方法38 第2章城市居住區景觀設計39 2.1居住用地的分類及規劃39 2.1.1居住用地的包含范圍39 2.1.2居住區的規模等級39 2.2居住用地的主要規劃指標42 2.3住宅建筑的日照間距控制44 2.3.1日照標準44 2.3.2日照間距系數45 2.4居住區的常見類型47 2.4.1住宅建筑的類型47 2.4.2戶外空間尺度特點48 2.5居住區景觀設計要點52 2.5.1主要設計內容52 2.5.2當前設計熱點與設計范例58 第3章城市商業景觀設計73 3.1現代城市商業區的發展過程73 3.2不同類型商業區的景觀特性74 3.2.1商業街(區)74 3.2.2商業綜合體外環境78 3.3主要設計內容82 3.3.1地域文化特征的表達83 3.3.2富有吸引力的商業氛圍營造84 3.3.3交通流線組織85 3.4景觀元素設計要點86 3.4.1軟質景觀86 3.4.2鋪裝89 3.4.3小品設施90 3.4.4裝置藝術92 3.5商業景觀實例解析103 3.5.1北京望京小街103 3.5.2美國伊薩卡商業步行街106 3.5.3上海新天地108 3.5.4成都遠洋太古里111 3.5.5日本博多運河城115 3.5.6新加坡ION Orchard118 第4章城市綠地與廣場景觀設計121 4.1分類與概念121 4.1.1用地分類121 4.1.2基本概念122 4.2城市廣場124 4.2.1城市廣場的起源與發展125 4.2.2現代城市廣場的類型126 4.2.3城市廣場的空間形態129 4.2.4城市廣場的視覺尺度131 4.2.5城市廣場的地域特色134 4.3城市公園135 4.3.1城市公園的產生與發展135 4.3.2公園的類型137 4.4城市綠地系統139 4.4.1主要發展過程139 4.4.2主要規劃內容149 4.5公園景觀實例解析151 4.5.1首鋼工業遺址公園151 4.5.2西安城市運動公園155 4.5.3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160 4.5.4山東東營市明月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163 第5章城市棕地景觀再生167 5.1棕地與棕地景觀167 5.1.1棕地的內涵167 5.1.2城市棕地的內涵169 5.1.3棕地景觀的特點171 5.2工業類棕地景觀更新173 5.2.1背景概況173 5.2.2空間特征173 5.2.3污染特征174 5.2.4自然元素修復174 5.2.5工業遺產保護175 5.2.6范例解析175 5.3基礎設施類棕地景觀更新181 5.3.1交通設施類棕地181 5.3.2垃圾填埋場類棕地187 5.3.3范例解析191 5.4礦業類棕地景觀更新200 5.4.1背景概況201 5.4.2空間特征201 5.4.3污染特征202 5.4.4土壤綜合治理202 5.4.5自然元素修復203 5.4.6范例解析204 5.5城市棕地景觀再生的原則210 5.5.1尊重自然的生態原則210 5.5.2尊重歷史的共生原則211 5.5.3尊重地域的文化原則211 5.5.4尊重科學的經濟原則212 參考文獻213
2018 © 化學工業出版社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2046843號-7 | 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0557號 |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副本 | 出版物營業執照副本
ISBN:978-7-122-42683-3
語種:漢文
開本:16
出版時間:2023-04-01
裝幀:平
頁數:214